--人的惰性都是被環境慣出來的,一旦發現只能靠自己,身體自然而然就會調整過來適應環境。在並不能確定自己以後一定能重新回到舒適環境的情況下,人就要學會吃苦。不存著被嬌慣的心理,自然就堅強了。
個人推介(滿點5★):★★★+ //佳作
南魏北齊兩大強國對峙,並有吳越、南平等諸小國,當時的君主皆將皇子送往其它國家當質子,出生於魏國三大世家之一的顧香生,有緣結識齊國質子夏侯渝、南平質子徐澈。
顧香生與徐澈兩人互有好感,不久徐澈便歸國了,兩人的感情便不了了之。
當時魏國太子是魏臨,魏臨的生母早逝,後宮便由受到皇帝寵愛的劉貴妃把持,二皇子魏善便子憑母貴,排擠太子魏臨,以致魏臨被廢,顧香生便嫁予此時的魏臨。
劉貴妃為使魏善登上皇帝寶座,指使魏善與程家軍隊合作,趁著魏、齊、吳越戰爭,伺機占領魏國部份土地及欲攻打魏國都城潭京;另一方面,魏臨與嚴家軍隊合作,就近逼得魏帝遜位;當時嚴家提出的條件是,魏臨登基後必須立嚴家女兒為后,顧香生因此悄悄離開魏國。
顧香生行經南平境內,遇上當時剛至邵州為刺使的徐澈,因邵州由沈太后侄子控制已久,顧香生遂決定留在邵州幫助徐澈奪回主權,並在商事、軍防、教育多有經營,顧香生一時名揚天下。
數年後,齊國攻占南平數州,邵州最後歸降,顧香生輾轉到了齊國,遇上故人夏侯渝,此時的夏侯渝已是齊君重視的五皇子。齊魏之戰,魏國投降,由夏侯渝前往魏國做為接收使節,最後齊君傳位於夏侯渝,夏侯渝立顧香生為后。
《天香》的故事大抵如上,內容不乏宅鬥、奪嫡、江湖冒險,故事豐富。3位男角中個人最喜歡魏臨,魏臨並非無情,只是從小沒了生母,又沒有世族的支持,養成魏臨隱忍的性格。個人覺得夏侯渝是天外飛來一筆的人物,夏侯渝在魏國像路人,數年後再次遇上夏侯渝時,他已成為齊君重用的皇子之一了。
--都說三代出富貴,這富貴二字,重點不僅是富,而且還要貴。
富而不貴,那就是暴發戶。
至於貴而不富,當然也不行。衣食住行,樣樣都離不開錢財二字,達官貴人們不將銅臭掛在嘴上,可並不代表他們不喜歡。
是以這富貴人家,處處皆可見底蘊,更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就。
--這世上有些事,不是光忍耐就能解決的,若是利大於弊,就不必瞻前顧後。
--如果一個人本身性格就懦弱,那麼別人就算想幫忙,也無濟於事,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其實是至理名言。
--女孩兒家,就算不需要花技招展,也別太過素淨才好。
--一個家族要維繫代代相傳,榮華富貴都是次要的,最要緊的,是齊心。
--理智上明白,不等於感情上控制得住。
--當一個人犯蠢的時候,她做的蠢事總不會只有一件。
--人生漫漫,總會遇上許多人和事,其中有些注定與妳有緣無份,終將錯過,最後能夠牢牢抓在手裡的,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人永遠要在每件事情上作出選擇,選錯了不要緊,只要不後悔,問心無愧,就可以了。
--一旦有了心理準備,遇見再壞的情況都不怕,若能遇到好事,那便反而是驚喜了。
--因為怕了也無用,所以只能面對。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旦將重心放在某件事上,勢必會對其他事情不那麼關注。
--其實有時候未必是有多深的眷戀,只不過因為得不到,遺憾才會放大。
--各人有各人的緣法,許多人和事是不能比的,越是比較,心裡就會越不滿足。
--作為一個人,首先不是去愛別人,而是自愛、自尊、自重。
--我喜歡做事,安靜的日子過得,熱鬧的日子也過得。
--世人多愚昧,喜八卦,好軼聞,很多事情的真相如何其實並不重要,大家只會聽自己想聽的,信自己想信的。
--情到深處,情轉薄。(不是因為當真日久天長就情淡了,而是因為這些好,這些情,早已一點點滲透進來,與自己的骨自融合在一起,所以平日裡沒有察覺罷了。)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三才之中,人與天地並列,能托生為人,本身就是一件幸事,每個人生來都是要做大事的,但他們會遭遇許多困境坎坷,也有會因享樂而消磨意志。
--做人做事,眼界要放開,格局要大氣,記仇沒錯,但如果心中只有仇怨,是成不了氣侯的,但如果他明明有怨,卻非要強顏歡笑,說自己毫無怨言,虛偽之極,這樣的人,做做小事還可以,做大事卻是不行的。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這不是為了贏得生前身後名,而是為了讓自己快活。因為為難別人的人,肯定也喜歡為難自己。
--人生總是如此,好與壞,當時銘記於心,歷歷在目,如今一看,俱都付諸往事,不過灑然一笑。還是惜取眼前人更為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