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皇帝-龍躍雲津

個人推介(滿點5★):★★★ //佳作

大約在七年多前,看過大玉兒與多爾袞(胡美尚),和現今讀的順治皇帝-龍躍雲津(樸月),當然是大有出入!

前者的福臨(順治帝)是大玉兒與多爾袞所生,而且多爾袞是福臨所毒死。後者是多爾袞墬馬而死,順治當然是皇太極和大玉兒所生。

-------分隔線-------

樸月的順治皇帝上下二冊,寫得實在是合情合理。

上卷談順治如何能繼成皇位,多爾袞如何獨攬大權,拆散順治與大玉兒母子,大玉兒如何周旋於兩人之間;下卷則談到最有名的董鄂妃了!董鄂妃原來是皇后榮貴格格冊封時,由皇太后(大玉兒)指派的宮伴。

這門榮貴格格的親事是多爾袞訂的,順治和多爾袞的仇可大了!所以順治已對榮貴有所偏見,榮貴又是蠻橫又是嬌縱。聖壽節時,順治和榮貴又吵起來了,本是開開心心的壽宴,順治一氣之下離席,弄得大玉兒傷心,

董鄂妃追了出去:

「皇上當為天下孝親表率,就不念『凱風』的劬勞之德嗎?

就「凱風」二字讓順治停下腳步,

董鄂妃又說:

<p">奴才,董鄂珊瑚。皇上便氣惱皇后,獨不念皇太后『父母唯其疾之憂』嗎?皇上拂袖而去,是為皇后生氣。可是,今日是皇太后壽誕那,皇上拂袖離開的是慈寧宮,不是坤寧宮呵!

順治不覺笑了:

又是『凱風』,又是『父母唯其疾之憂』,你唸過《詩經》和《四書》呀?

後來順治真的回到壽宴上。

從此順治跑到坤寧宮讀起書來了,到坤寧宮不是為皇后而是為董鄂珊瑚,順治和珊瑚兩人像朋友一樣討論書上的道理;之後,皇后用計將董鄂珊瑚嫁給順治的弟弟博穆博果爾,順治才恍然大悟,自己相當喜歡,甚至是迷戀董鄂珊瑚。事後順治找理由將榮貴給廢了,大玉兒為了滿蒙交好,又從蒙古挑了玉華格格為后。

博穆博果爾喜歡打獵、廝殺,董鄂珊瑚知書達禮、溫文秀雅,看在順治眼裡,想起以往共讀的點點滴滴……她總是那麼矜持、惶恐,而卻又掩不住那份來自書香薰染的溫婉、高華的端莊嫻雅氣質!在他的身邊有哪一個女子擁有?誰能與他為友?誰能與他為知己?只有董鄂珊瑚,他今生今世唯一的紅顏知己!

博穆博果爾如願到南邊攻打鄭成功,順治也如願能和董鄂珊瑚私下在一起;消息傳出後,博穆博果爾回京興師問罪,剛好撞見董鄂珊瑚從順治日常居處的養心殿出來,博穆博果爾當然是對董鄂珊瑚拳打腳踢,順治及時救了董鄂珊瑚,打了博穆博果爾,並要封董鄂珊瑚為妃。博穆博果爾後來自殺了,董鄂珊瑚的雖然封賢妃,心理也很不好過,宮裡上上下下每個人都用冷冷的目光看她……。

董鄂妃病死之後,順治皇帝便剃渡出家,後來被阻止。過不久,患了痘症,順治早無活生的念頭,死後與董鄂妃合葬。

最有資格稱作「不愛江山愛紅妝」的皇帝就屬順治帝了吧?自古以來,拋下江山,只為紅妝的皇帝還有誰?

書中內容節錄:

順治:皇帝不是最大的嗎?為什麼還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

大玉兒:就因為皇帝最大,人人都看著,更不能做不該做的事!比方說,王公大臣在你面前舉止失儀,要議『大不敬』的罪。你自己就不能失儀!雖然沒人能議你『大不敬』,可是,不許別人犯的錯,自己犯,人家心裡服氣嗎?要人服,就得做出好樣兒來!不然,臣下嘴裡不說,心裡也會看不起你!讓臣下心裡瞧不起,以後你親了政,還能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聽你說話嗎?

順治:現在也沒人聽我的話阿!

大玉兒:那是因為你還小,許多事你都不懂。就因為這樣,你沒有別的事能讓人尊敬,只能在臨朝的時候,表現出莊重的樣子,讓人覺得你像個皇帝!

順治:我坐在那兒,也沒人瞧見似的!他們說他們的,也沒人理我!全都向著十四叔說!

大玉兒:你沒有失儀,他們也許瞧不見。你一失儀,可人人都瞧見了!在大殿上,那些個侍衛們,都直挺挺的站在各自的位子上。有誰瞧見他們?連你也瞧不見。因為,全見慣了。宮裡、宮外多少侍衛,有頭有臉的一等侍衛,還有人認識。三等侍衛,誰能當他一回事?但是,如果有那麼一天,一個三等侍衛不小心當著大家摔了個大跟頭,是不是全場的人都只看他一個了?為什麼?

順治:怪可笑的!

大玉兒:人要引人注意,有兩個法子,一是特別的好;你看,在朝上,不也常給誰敘功嗎?那所有人全都不能不注意他,讚美他!這是風光露臉的注意。另一種,就是因為他出了格!人一出格,就引人注意。可不但不風光露臉,還讓人鄙視恥笑!摔個跟頭,還只可笑,要做了不該做的事,可就不止可笑了,你不也見到朝上議誰的罪嗎?那又是什麼光景?

你要有什麼不明白的事,可以小聲兒問身邊的侍衛。有什麼真覺著要緊的事,可以說。但可得想明白了才說,而且得說出理來。那就算人家有別的意見,沒聽你的,也不敢小看了你。要是隨便亂說些沒頭沒腦的話,或不合道理的話,可就讓人看出你不懂,沒理,不把你的話當回事,那就不如不說了!

-------分隔線-------

大玉兒:你可知道了,對任何人、任何事,都寧可高估敵人,低估自己!你高估別人才會警惕小心。低估自己,才不會驕傲輕慢!只有這樣,才不會因輕敵失敗!

人總是以己度人的,自己是怎麼樣的人,常就以為別人也一個樣。

你也知道的,在一大群宗室親貴聚集的時候,多少人三杯黃湯下肚,就吹噓、表功,彷彿大清的天下,沒有他就不成。可是,天下很少有真正『沒他就不成』的人;在人的情份上,有沒法取代的人;你愛你的皇阿瑪,沒別人能取代。但,事情就不一樣,這個人沒了,還有別人能做!你瞧!你皇阿瑪駕崩了,他是皇帝,大清都沒有因為沒了他就完了,更何況別人!

我問你,要說一個人的事,尤其是不好的事,是他的仇人說出來可信呢,還是他的近人說的可信?奴才以為,自然近人說的可信;仇人說了,人家會懷疑他誣告。

-------分隔線-------

洪承疇:上自尊則下敬,上自重則下服,半點勉強不得。所謂尊,所謂重,就在於守禮!人不守禮,等於自辱在先,又何能責人辱於後。

原來,人就這樣的!當你有喜慶,別人會樂於分享沾潤。而你悲傷,你卻只有孤獨的獨自品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noa 的頭像
    Rinoa

    褪色的世界.斑剝的記憶

    Rino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