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著的人又是往往的愛鬧意見,反而是漠不相干的人能夠互相容忍。(出自「茉莉香片」)

傾城之戀.jpg

▲封面人物:言子夜與馮碧落

個人推介(滿點5★):★★★  //佳作

 

「第一爐香」

--葛薇龍:“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上海有戰事,葛家人便到香港避難;然而,在香港的生活開銷不斷上漲,故葛家人藉著上海戰事緩和,便想回上海。
書中女主角葛薇龍在香港唸書,並不想回上海,便去投靠嫁給富商做姨太太,且繼承不少遺產的姑母-梁太太
梁太太葛薇龍出學費、另包辦葛薇龍吃穿住行,而葛薇龍留戀上梁太太給予的有錢人的生活。

後來葛薇龍愛上一個紈褲喬琪喬
再後來葛薇龍喬琪喬結了婚。

這是怎麼說的,葛薇龍怎麼和喬琪喬結了婚了?葛薇龍怎麼掙錢的?最後在灣仔那齣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二爐香」

--一個髒的故事,可是人總是髒的;沾著人就沾著髒。

40歲的大學老師羅傑安白登將和21歲的美麗女人愫細蜜秋兒結婚。
婚禮結束後,羅傑愫細自然回他們的家,但是凌晨二點多,愫細卻穿著睡衣、凌亂不堪的跑到男生宿舍裡,號啕大哭。

愫細這個舉動讓整個大學的教職員、學生都以為羅傑是個禽獸。
羅傑在學校待不下去,故提出了辭呈。

羅傑從別人口中聽到愫細的姐夫也是自殺。

羅傑最後也是走了自殺的老路吧?


「茉莉香片」

--言丹朱:“我快樂,又不礙著你什麼!“

聶傳慶不喜歡自己的父親及繼母。聶傳慶從眾多人口中一點一滴拼湊了關於生母馮碧落的事情:馮碧落曾與自己現在大學教授言子夜有一段往事。
因此,聶傳慶嫉妒言子夜的女兒言丹朱,總是想著如果自己是言子夜的兒子,肯定比言丹珠優秀。

雖然聶傳慶的父親不喜歡自己,然而家裡還算有底,繼母也沒怎麼虧待聶傳慶聶傳慶怎麼就把自己搞到這麼窩囊了?還見不得別人好。


「心經」

許小寒與生父許峯儀相愛,許太太裝作不知道。
許峯儀為了斬斷這畸形戀,將目標轉移至許小寒的同學段綾卿身上。


「封鎖」

--吳翠遠:“世上有了太太的男人,似乎都是急切需要別的女人的同情。“

封鎖期間,火車上。
呂宗楨為了避開與熟人董培芝的接觸,便故意搭訕年輕的旅客吳翠遠吳翠遠以為呂宗楨看上自己了。
封鎖開放後,一陣鬧騰,呂宗楨又若無其事的坐回自己原本的位置上。

--戀愛著的男子向來是喜歡說,戀愛著的女人破例地不大愛說話,因為下意識地她知道:男人徹底地懂得了一個女人之後,是不會愛她的。

原來,只是吳翠遠在自作多情。

 

「傾城之戀」

離婚的白家六小姐白流蘇搬回娘家,在娘家生活的七~八年時間自然少不了娘家人的冷眼,而白流蘇只能忍耐,因為她沒錢,加上她自己也不願意貶低身份做下等工作。
有一天,熱心的徐太太到白家替七小姐說媒,為了替七小姐相看對象范柳原,白家去了好些人,但白家只有白流蘇會跳舞,白流蘇便與范柳原跳了幾支。
又過幾天,徐太太到白家邀請白流蘇到香港去玩,還包辦了白流蘇的開銷。
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白流蘇自然曉得這是范柳原在約自己。

范柳原是花花公子,不想有婚姻包袱;白流蘇是個有心機的女人,希望有婚姻的保障。
所以,白流蘇范柳原的交往是建立在各自的利益之上。

正是香港爆發了戰爭,使得范柳原白流蘇自然而然的生死與共,到最後成就了白流蘇。

回歸平靜的生活後,范柳原依然是那副德性,但范柳原白流蘇到底是不一樣的,因為擁有一切的范柳原,他的世界曾經只剩下一個白流蘇

 

「琉璃瓦」

--女兒是家累,是賠錢貨,但是美麗的女兒向來不在此例。

這是一段姚源甫替女兒挑選丈夫的故事,大綱這裡寫的特完整:https://mingjuzi.com/item/1608/ [開新視窗]

故事只寫到了第三個女兒姚心心,接下來還有四個(或許是五個)女兒,還會有什麼有趣的事?可惜已經沒有後續了。

 

「金鎖記」

喜歡「金鎖記」比《怨女》多很多,特別喜歡這樣對時間經過的描述:

“風從窗子裏進來,對面掛著的回文雕漆長鏡被吹得搖搖晃晃,磕托磕托敲著牆。七巧雙手按住了鏡子。鏡子裏反映著的翠竹簾子和一副金綠山水屏條依舊在風中來回盪漾著,望久了,便有一種暈船的感覺。再定睛看時,翠竹簾子已經退了色,金綠山水換為一張她丈夫的遺像,鏡子裏的人也老了十年。
去年她戴了丈夫的孝,今年婆婆又過世了。“

「金鎖記」將曹七巧的性情刻畫得更有血有肉,整個就是尖酸苛薄到了骨子裡。曹七巧總喜歡用帶刺的言語攻擊身邊的任何人,尤其是女人,就連親生女兒也不放過。曹七巧大概得了極嚴重的被害妄想症唄!

《怨女》感覺到的盡是銀娣的壓抑,銀娣從一個活潑的少女,然而在婚後的大家庭生活中,成為且挑三揀四的典型婆婆。

 

讀完《傾城之戀》總覺得一言難盡,就是那種帶著「文已盡而意有餘」的滋味罷!有沒有更深層的體會?卻是見仁見智,但肯定無法「圖個痛快」,可是有時候又需要一些沉澱,大概是有時候想喝冰可樂,有時卻想著黑咖啡……或許有一天不想再喝冰可樂了。

書中思想(情感)有毛病的人不少,也許在一百年前是挺正常的,但也以現在的角度說它是特別可笑的;總之,任何時候的人(也許是任何人),心理沒有百分百之的健康,只是作者把它寫出來了。

《傾城之戀》喜好:金鎖記>傾城之戀>心經>琉璃瓦>封鎖>第一爐香>茉莉香片>第二爐香;還是推篇幅長一些的《半生緣》,因為大多數的情感是少不了糾葛的。

 

在《傾城之戀》之前,先翻了《願你在深淵盛放》,連3天翻,竟是每翻必閉目養神,不知道寫的是什麼碗糕,好容易讀到90-91頁,仍是撐不下去棄書了,白白浪費242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張愛玲 民國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noa 的頭像
    Rinoa

    褪色的世界.斑剝的記憶

    Rino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