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我一時不痛快,我就能教他一輩子不痛快! by 慈禧

胭脂雪.png

《胭脂雪》以「光緒皇帝與珍妃」作為副標題,書如其所題,是從清光緒十五年(西元1889年)光緒帝大婚開始寫,寫到珍妃於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前夕被慈禧下令推入井中為止(西元1900年)。

小說中的人物自然是耳熟能詳的,中學的歷史就學過例如:李鴻章、袁世凱、康有為,但是教科書沒提到本作女主角珍妃,也沒有講到李蓮英、翁同龢(帝師),更不用說珍妃的老師文廷式了!不過,印象中課本(國立編譯館版本)敘述人物的角度還挺客觀,沒有把慈禧寫歪,也沒有把光緒帝特別害怕慈禧的窩囊寫出來,更省略李鴻章負面的部份。

小說自然要把人物的心理素質(人心醜陋的一面)生動的描述出來,就《胭脂雪》描寫的李鴻章9成是負面的(自大無知與自私),跟個人記憶中的不一樣!
個人同情70多歲的李鴻章爺爺還要替清朝簽戰敗條約,簽約者往往成為全民公敵,再說滿清本就不是漢人政權,具備滿人血統的高官只怕不會少於漢人,戰敗條約應該讓那些王爺(親王)去簽呀;至於慈禧,在《胭脂雪》內則是十足的大惡人,雖然慈禧在個人記憶裡也是負面居多,但說慈禧一無可取也太主觀,至少北洋艦隊的建立是慈禧同意的,只是日後的設備更新維護被忽略了……。(就現代觀點來看,維護更新也經常成為問題XD,雖是重要的事但是要花錢又沒新聞熱點)

《胭脂雪》是站在同情光緒帝的立場,寫的盡是慈禧打壓光緒,個人並不否認慈禧故意將光緒養成唯唯諾諾、好掌握的性格,事實證明,光緒逐漸脫離慈禧的掌控,錯就錯在,光緒看不清國內外局勢又急於表現,變法失敗的光緒認為:

「欲天下無事,最好的辦法,就是杜絕言路,自然天下安定太平!辦事順手!」
這樣的心態下,他,仍至太后,受了多少的蒙蔽!他所知所聞,又經過了多少的粉飾!總要到火燒到了大門前,他們才不得不承認事實。還要推諉責任;千差萬錯,全是別人!
大清怎能不衰敗!滿廷的冗散閒員,滿朝的污吏貪官!他們自己不做事,也怕別人做事。心裡頭,除了升官發財,沒有別的!
尤其可怕的,是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的在阻撓新政的推展!他們心中何曾有國家?何曾有大清?有的只是國家可亡,身家須保!

這個「他們」到底是誰,在小說或過去就不得而知了。

小說在列強皆想在中國分一杯羹倒是交待得明白:

各國的默契是:寧可「維持現狀」,維持這個腐朽不堪的「大清政府」的存在。一則,大清愈是腐敗,愈是容易從中取利。二則,有這麼個「政府」為維繫局面,鎮壓百姓,強勝於「外來」勢力直接欺壓,易生反彈。退一萬步說,中國內部有個什麼事端,反而可以成為攫取更大利益的勒索藉口,何樂不為?

《胭脂雪》大抵還算不錯,個人只是沒辦法同情光緒,倒是珍妃看事情明白得多,這部作品還是當個歷史「小說」來看吧!(不是「歷史」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no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